【深度】从富源学校,看“教育公平”的边际2019-05-10 15:56
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富源学校事件不同观点的文章,即刻引来数十条网友的留言谩骂,指责的核心是笔者不应该站在“维护高考公平竞争”的对立面为富源学校开脱。今天笔者将以“教育公平的边际”为题,作出回应。 公平并不存在
笔者作为一个曾经的美术高考全国状元,出过书,本科毕业于最好的美术院校最热门的专业,研究生毕业于北京TOP2高校,一路走来,笔者对教育公平有着自己的看法。任何地方都不存在教育公平。 广东人说衡水中学的高考移民打破省内教育公平,试问,哪里有真正的教育公平?不存在! 格隆汇前日发表过一篇文章《富源“高考移民”事件动了谁的奶酪》,文章详细分析了各省的招生政策,清北在广东的录取比例远低于湖北、山东、福建。因为,从资源分配上就没有“公平”,你说北大是北京人的大学,北京人一定回怼你“你丫咋知道我们考北大容易?北京多少高干子弟?北京多少皇亲国戚,北京多少……” 不说源头,各省“自个家里”就公平了?有几个平庸至极的家庭能够培养清北生?谁敢说清北生的培养背后没有家庭财力的支持?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它只能服务少数群体,教育公平永远只是相对的概念。当然,考试制度的公平是需要维护的,但你要相信,总有人能绕过监管将其越过。 只要有考试,就会有“应试” 上篇文章的评论中,有网友对笔者关于“优秀的定义”嗤之以鼻,认为衡水中学的高分不代表优秀,还有留言“衡水中学敢和四大比面试?”。 笔者认为,升学考试自古成绩论输赢,“优秀”在高考面前只有一个解释,那就是成绩!没人关心你为此付出了多少,如何拔得头筹。对于顶级名校生,即使如步长制药的赵小姐,也只会告诉你,最优秀的人都善于想方法,而平庸的人常抱怨。 那么“应试”就一定就有错吗?笔者想说的是,如果高考只考面试,不出三年,衡中一样秒杀四大!归根结底是自己的孩子没有高考竞争力!说得直白点,温室里长大的孩子普遍都懒,放在全国去衡量,结果就显而易见了。 问题的根源在哪?成长在素质教育的摇篮中,淘汰在应试教育的赛道里! 那些反对应试教育的家长,有几个不去给孩子报补习班呢?所以,留言谩骂的一定不是有能力支持孩子接受素质教育的家庭,因为,有机票的人,还会在意那一张高考的船票? 学校教育应该减少乌托邦
教育公平并不存在,努力并不一定成功。我们的学校教育还有很多偏离普世价值观的思想,这些乌托邦式的指引只会阻碍孩子的成长。作为校内教育的补充,大成美术坚持聘用顶级名校教师任教,除了传授技能,也将有助于修正乌托邦式的教育。 即使条条大道通罗马,也要寻找最近的一条。对于学习也是一样,大成美术不是鼓吹捷径,而是重视路径和方法。有人说大成美术被应试教育冲昏了头脑,眼里只有考试升学,而笔者及大成美术的教师却在努力平衡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天平,因为艺术教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,但美术高考同样站在应试教育的赛道上,面对温室中长大的孩子们,既要满足家长素质教育的需求,又要让坚持学画的孩子,在最后应试教育的赛道上成为领跑者,这样的教育绝不简单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