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大成美术:为什么现在的《素描入门》都是伪科学?

2020-01-14 11:42
分享到:


u=805690386,3613703634&fm=173&app=49&f=JPEG.jpg


1578646276(1).png


1578646226(1).png


问一句:家里有孩子学美术的各位家长,上面的教材是不是满大街都是?你看这些教材的时候,有没有一种看下图的感觉:


timg (2).jpg


作为深圳大成美术的创始人,一个80后,我可以肯定的说,30年前就有这样的入门教材,这么多年来,始终没有改变,没有人站出来质疑这种“不合常理,有违人性的伪科学!”


能做好基础教育的人才是很多的,但这类入门书籍还是被大量出版销售,这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——“世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”。


30年了,“这条路”是不是该修修了?能不能修一条更好走的“直路”?


2020年了,所有的教育都在更新和发展,为什么没有人关注美术入门教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?直到进入下沉市场的这两年,我终于明白关于基础教育的一件事:搞培训的很辛苦,大家都忙着赚钱~


和一个培训同行聊天,“所有的家长都认为这样的教材是“标准”,干嘛去教育他们呢?”最后,只有我这个傻子还在告诫家长,这类教材不适合孩子目前的学习,每个人解释一下,不理解的还认为我是个骗子。


言归正传,为什么我说这些教材有问题?因为它们不符合这个年龄段正常的“学习接受状态”。


四个步骤,可以比作人类学习“坐”、“爬”、“站”、“跑”这四个动作,5岁的孩子可以很好的掌握上述四个动作,但你要让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,这个合理吗?


但培训机构能帮你做到!他们一节课就能让你的孩子做到,并且告诉:“这孩子,真有天赋!”


往下细说。看看教材【步骤一】,几根简单的线条,准确的画出一个几何体,这需要多年的练习才能达到,绝不是一个刚学画几天的孩子所能做到的。说一个细节,那几根简单的线条,一定是通过正确的握笔姿势完成的,而实际上100%的孩子第一天上课你告诉他正确的握笔姿势,他也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改变之前的“习惯”。因为,你刚跟他讲完,转身他就给你换回去!一定是这样的,这是符合常理的学习结果,是符合人性的,因为他不习惯用正确的握笔姿势画画。一个正常人,从小用惯了叉子,你要他马上熟练使用筷子,容易吗!


下载.jpg


容易!美术教育的“普世价值观”认为,这是合理的,所有的培训机构都能“帮孩子”做到。我做不到,你会认为我教的不好,不会在这里学习!因此,所有的老师每节课结束前都要“帮助孩子”骗自己的父母——为学生改画,而父母认为“一张完整的,涂上明暗的课堂习作”才是“学有所获”的体现。


怎么减少学习过程的困难呢?从临摹开始。大家都放弃写生从临摹开始,画单个物体,照着抄,最简单不过,但,让你画个写生试试?画了一两年素描的孩子,面对一张白纸,不懂什么是“构图”,不知道从何开始下笔,搞不懂为什么“临摹”可以画好,写生,修修改改十几遍,却连个透视也画不准!


因为,孩子其实没学到“真东西”,她只是在“描摹”,你认为这是画画。有些东西一看就是“耍花枪”,但是你认为这是能够克敌制胜的“降龙十八掌”。


另一个细节。所有的孩子第一节课画几何体,都是用错误的握笔姿势一点一点“描出”轮廓形的,不是用“长直线”画出来的,更不可能做到准确。即使作为教师,如果我们不常画几何体,偶尔画一下,轮廓形的那几根线都要画几遍,还是要用橡皮修改。但,教材给你的,始终是一个“理想状态”下的呈现。它展示了一个5岁孩子的行动技能给一个1岁的孩子学习!是不是可笑?


“坐”、“爬”、“站”、“跑”这四个动作不是一天或一个月可以实现的,正确的教材应该更关注每个步骤是如何练习达到的,每个步骤之间是如何衔接过渡的,让孩子按照一个“可执行”的学习方案进行练习,才是符合人性的。


因此,在大成美术,我们更关注在孩子“可接受的程度”,按照可执行的方案进行教学,把“四个步骤”细分成若干项练习要素,每节课只需要练习一部分关键训练要素,就算达到学习目的。循序渐进,绝不一蹴而就,不会为了迎合美术学习的“普世价值观”,在第一节素描课就教孩子涂明暗。


循序渐进,才能让我们延展学习的深度,对【步骤一】进行了更多细致的要求,比如应该画出什么样的线条,什么样的握笔姿势才能画出这样的“线条”,什么是线条的虚实变化,准确的透视应该是什么样的。这就好比小学三年级的奥数,有难度,但它仍然是小学三年的数学。


为什么要对深度进行延展?因为,大成美术专注名校美术教育。


1588-9392-843
周一至周日7X24小时
咨询热线